版本一
英文名 CERA FLAVA
处方别名蜂蜡、川蜡、蜡、黄蜡、黄占、川占、川箭、白蜡、蜂白蜡、蜜蜡
来源该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分泌的蜡。将蜂巢置水中加热,滤过,冷凝取蜡或再精制而成。
蜂蜡
蜂蜡
制法用时熔化,澄清,除去杂质。其主要成份有:酸类、游离脂肪酸、游离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。此外,还有类胡萝卜素、维生素A、芳香物质等。
性状该品为不规则团块,大小不一。呈**、淡黄棕色或黄白色,不透明或微透明,表面光滑。体较轻,蜡质,断面砂粒状,用手搓捏能软化。有蜂蜜样香气,味微甘。
性味归经甘,微温。
功能主治收涩,敛疮,生肌,止痛,调理。外用于溃疡不敛,臁疮糜烂,
蜂蜡的
蜂蜡的(20张)
创伤,烧、烫伤。
用法用量外用适量,熔化敷患处;常作成药赋型剂及油膏基质。
单方应用:蜂蜡内服治愈慢性荨麻疹。取**蜂蜡12克,温开水溶化送服,每日2次,连服一周,都可痊愈。笔者得益于民间偏方,验之于临床,确有良效,实具调和营卫、益气养血,祛风润燥、和血解毒之效能,无不良反应。
贮藏置阴暗干燥处,防热。
摘录《中国药典》
版本二
出处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;
1.《别录》:白蜡,生武都山谷。生于密房木石间。
2.《本草经集注》:此蜜蜡尔,生于蜜中,故谓蜜蜡。蜂皆先以此为蜜ZHU、煎蜜亦得之,初时极香软,人更煮炼,或加少醋酒便黄赤、以作烛色为好。今药家皆应用白蜡,但取削之、于夏月日暴百日许,自然白;卒用之,亦可烊纳水中十余过、亦白。
蜂蜡
蜂蜡
3.《本草图经》:蜡,蜜脾底也,欲啖,当合大枣咀嚼即易烂也。
4.《纲目》:蜡乃蜜脾
拼音名Fēnɡ Là
英文名honey-wax
别名蜜蜡、蜡、蜜跖、黄蜡、白蜡、黄占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等分泌的蜡质,经人工精制而成的块状物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pis cerana Fabr.
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,将取去蜂蜜后的蜂巢,入水锅中加热熔化,除去上层泡沫杂质,趁热过滤,放冷,蜂蜡即凝结成块,浮于水面,取出,即为黄蜡。黄蜡饼经熬炼、脱色等加工过程,即成蜂蜡。
化学成份
1.蜂蜡(蜜蜡)主要成分可分为4大类,即酯类、游离酸类、游离醇类和烃类。此外还 含微量的挥发油及色素。在酯类中有软脂酸蜂花酯(Myricyl palmitate,,约占80%,是蜂蜡主要成分),蜡酸蜂花 酯(Myricyl cerotate),落花生油酸蜂花酯 (Myrcyl hypogaeate);在游离酸类中有蜡酸(Cer otic acid,约占15%),甘四酸(Lignoceric acid),褐煤酸(Montanic acid),蜂花酸(Meli ssic acid),叶虱酸(Psyllic acid),落花生油酸(Hypogaeic acid),新蜡酸(Neoceroticacid)即廿五酸;在游离醇类中有正廿八醇(n-Octacosanol),蜂花醇(Myricyl alcohol); 在烃类中有廿五烷(Pentacosane),廿七烷(Heptacosane),廿九烷(Nonacosane),卅一烷(H entriacontane)及不饱和的蜂花烯(Melene)。以上所举,是一概略,例如所含脂酸可能包括 从C24至C34的偶数碳的正脂酸,醇类可能包括从C24至C34的偶数碳的伯醇。黄、白两种蜂蜡的成分,基本相同。
2.蜂蜡据称尚含一种芳香性有色物质,名为虫蜡素(Cer olein)。
蜂蜡
蜂蜡
药理作用
1.活性氨清除作用,中国产蜂蜡对来自芬顿体系的·OH和来自X/XO系的O2均有清除作用。2.5μg/ml以上浓度完全抑制脂质过氨化,还可浓义依赖性抑SOD诱导。
2.其他作用,蜂蜡及其乳浊液有抑菌和防腐作用。且将肝素100-150mg悬浮在蜂蜡0.5-1.5ml内,静脉注射给予,可使肝素抗凝血作用时间延长。
性味味甘;淡;性平
归经脾;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解毒;生肌;止痢;止血;定痛。主痈疽发背,溃疡为敛;急心痛;下痢脓血;久泻不止;胎动下血;遗精;带下
用法用量内服:溶化和服,5-10g;或入丸剂。外用:适量,溶化调敷。
本文来自作者[坤山]投稿,不代表秒搜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ms80.net/ms/5694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秒搜号的签约作者“坤山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蜂蜡有什么好处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秒搜号]内容主要涵盖: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知识分享
本文概览:版本一英文名 CERA FLAVA处方别名蜂蜡、川蜡、蜡、黄蜡、黄占、川占、川箭、白蜡、蜂白蜡、蜜蜡来源该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...